11月10日,走进三原县陂西镇“00后”非遗传承人李明轩的面花工作室,房间内整齐地摆放着各式各样、色彩绚丽的面花,让人叹为观止,李明轩熟练地更换着手中的工具,一个个面团在他的手中变成活灵活现的小动物、令人赞叹的艺术品……
“当你把脑海中的想法或设想,通过自己的双手变成一个具体的东西、一个实在的物件时,很有成就感。”李明轩告诉记者,小时候,看到母亲将普通的面粉变成栩栩如生的面花,他感觉很神奇,受母亲的影响,他从小就非常喜欢面花制作,每次母亲制作面花时,他就在旁边玩,偷学她的手法、技艺。
面花,又名礼馍,花花馍,在北方普遍盛行。每逢四时八节、生婚寿葬,当地妇女会用梳子、剪刀、针等工具,用一双巧手在面团上进行揉捏,使花、鸟、虫、鱼、人物、建筑等千姿百态、栩栩如生的面艺呈现于大众眼前。节日的喜庆、祭祀的隆重,都融入在这一个个造型各异、香气扑鼻的面花里。
李明轩正在制作面花。
“我们家以前的面花制作手艺传女不传男,小时候,大家都觉得男孩子做这个东西不太合适,不让做,于是,我就和小朋友用泥做。”李明轩笑着告诉记者,17岁时,在他的坚持下,正式开始跟着母亲学习面花制作,现在,他不仅学会了母亲的手艺,成了李家面花的第四代传承人,还在家开办了“明轩面花工作室”,从事面塑工艺教学、面塑工艺培训及面塑工艺交流,将制作面花当成事业干。
栩栩如生的兔子,装点着零星小花,木梳与剪刀的按压和勾勒,让其倍感可爱。形态威严的龙,头部威武大方,背部插上其他饰品,造型大气、色彩艳丽。采访中记者看到,李明轩制作起面花来可谓是行云流水,他熟练更换手中的刀、剪、梳、针等工具,一个个面团经过他快速地揉、搓、挤、压、团、挑、按、拨,霎时就变成了一个个完整的作品。
李明轩和其代表作《东方守护》。
“我的代表作叫《东方守护》,以‘孔雀’象征国家,56根‘羽毛’象征56个民族,寓意着各民族在国家的庇护下,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。”李明轩说,“过去的面花大家自给自足,现在社会好了,面花进入市场,遇到过寿、结婚、满月等,大家都喜欢用彩色面花来表达自己的祝福。”
为了让非遗得到更好传承,李明轩大胆创新,他创作出的《盛世盛会·共绘长安》《猛虎驱邪,长安散疫》等面花作品风格独特,既有北方传统面塑的粗犷豪放,又展现了陕西的地域文化特色。他说,面花制作不应该拘泥于固有的表现形式,需要不断创新、与时俱进,比如将面花制作成小挂件、摆台、旅游纪念品等,让其更贴近现代生活,扩大面花的应用场景和受众群体。
如今,李明轩通过非遗进校园、非遗进社区、非遗进景区等方式,让更多人了解、喜欢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,很多人慕名而来学习面花技艺,感受非遗魅力。“我将继续坚守初心,不断创新、提升自己的面花技艺,把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、传承下去。”李明轩坚定地说。
咸阳日报全媒体实习记者:郑祎 文/图 黄梦瑶 赵捷/视频
【来源:咸阳文明网】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2023@xxcb.cn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。内容咨询及合作:19176699651;yuanshipeng@xxcb.cn。
举报/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