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陆芳
9月25日,由殷若昕执导、王俊凯领衔主演的现实主义情感力作《野孩子》发布“火锅局”正片片段。片段中,由潘斌龙饰演的犯罪团伙老大文叔,诱惑马亮和轩轩兄弟俩回住所吃火锅,由此也揭开了隐藏于文叔背后的未成年人犯罪组织灰色产业链。
文叔假借给孩子们提供“家”的名义利用他们,怂恿孩子们偷盗,甚至教唆孩子们扮演聋哑人敛财。当“救赎”成为“圈套”,流浪兄弟何以为家?影片取材自真实事件,聚焦“社会困境儿童”这一群体,上映以来票房与口碑双丰收,观众力赞影片的现实意义。
在此次释出的“火锅局”片段中,文叔表面热情地以吃火锅为由“引诱”轩轩回自己的“犯罪大本营”。已经很久没吃饱饭的轩轩对火锅非常渴望,马亮再三劝阻无效。马亮深知文叔并非善类,当他想要独自离开的时候,却又出于对弟弟的担心只能折返。唇齿相依的兄弟情尽显。
而后,伴随着轩轩的脚步,“野孩子们”的生存困境逐步显露,文叔背后的未成年人犯罪组织灰色产业链也徐徐拉开序幕。这些“没爹疼,没娘爱”的孩子们被文叔“收养”,以偷盗为生。更有孩子被教唆扮演聋哑人,用稚嫩的笔触在白纸上写下“聋哑少年,无父无母,自筹学费,谢谢好心人打赏”,用纯真的面庞借由大众的同情心进行欺诈敛财。由于家长的长期缺位,生活和教育得不到保障,这群“野孩子们”只能在风雨中“野蛮生长”。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,没有人对他们的三观予以正确指引,极易沦为不法分子敛财的工具,甚至卷入犯罪漩涡。
电影《野孩子》不仅抽丝剥茧般展露了“野孩子们”的生存困境,还通过细腻真实的笔触、温和平视的视角,塑造了文叔手下这些边缘未成年人的群像,让电影的张力和现实意义都上了一层。一方面,他们在泥潭中挣扎求生。在灯火阑珊的城市里的阴暗一隅,他们为了生存替文叔卖命、干着偷盗的勾当。正如大毛的扮演者陈永胜所说:“大毛带给我最大的触动是无奈和无力”。他也知道和文叔做的是不正确的事情,但命运使然,为了生存,他无可奈何。另一方面,他们在泥潭中抱团取暖。起初,马亮与大毛、老鼠相看两厌,而后因为相似的经历、惺惺相惜,逐步建立起相互扶持的患难情谊。
影片通过对真实群像的塑造,使得“社会困境儿童”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,他们各自背负着不为人知的忧伤,即便深陷泥潭,但仍心怀善念,向阳而生。正因如此,影片才能用真实的力量打动人心,有观众表示,“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孤立无援的野孩子,这也许就是影片存在的意义!”
在此次释出的“火锅局”正片片段中,不仅借由兄弟俩展现了文叔的“野孩子之家”,也通过展现轩轩对“火锅”的向往与对文叔的“轻信”,折射出他对家的渴望。导演殷若昕也曾在采访中多次深入剖析影片中不同的“家”的含义。轩轩虽然有一个真正有血缘关系的家,但父母在教育过程中的缺席,导致只有爷爷奶奶照顾他,因此这个“家”缺乏温暖和关爱。文叔为孩子们组建的家,实则只是一个满是圈套的虚假的“家”,只是他用来满足自己赚钱欲望的不法手段。而马亮和轩轩虽然没有真正的血缘关系,但他们相互扶持,彼此支撑,在风雨中组成了他们温暖的小家。影片通过细腻的刻画,呈现了不同的“家”的样貌,也通过这三个“家”的对比,深入探讨“生而不养”的社会议题,凸显了“关爱”与“引导”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,彰显影片的社会关怀。
自影片上映后,这股关爱的力量从银幕内席卷到银幕外,引发热议。既有观众发言,称生儿育女并不是成为大人的必修课,为生命负责才是。还有观众含泪分享自己的“野孩子”经历,称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电影,愿世界上再无“野孩子”。这也是影片所有主创美好的期许,希望能借由电影,唤醒更多“关注的力量”,让更多的人关注到“社会困境儿童”这个群体,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被正确引导,希望每个孩子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真正的温暖小家。正如导演那句话“希望天黑的时候,每个孩子都有家可回。”